3.关于放弃
为什么无论这个人对我说过些什么、做过些什么,我都不深加计较,心总是又向着他。表面上始终是我在追求他,渴望他,但是我的心理地位并不低啊。甚至有时候比他还聪明。回忆里流出的是眼泪,我继续容忍下去。
——余虹日记
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
——李缇墓志铭
余虹和李缇,是两个多么不同的女人。
余虹,这个颓废另类的女性,内心深处那近似于病态的狂放不羁,一次次折腾和周伟的感情。形式上的放手,表面上的洒脱,到最后越发暴露了内在的纠结。而且,这种纠结一直延续到很久。可是,余虹是勇敢而柔韧的。“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贫穷都和我紧紧相连,可以看出,为了欲望和浪漫的天性,我的确付出了代价,但生活再艰难,我也不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一直活下去,孤独而贫穷,却一直会活下去。
而李缇呢?很多年之后她问周伟:那年夏天,我们是怎么回事?或者她是渴望得到一个温情的回答的,但周伟不撒谎:你说我们现在是怎么回事?连善意的谎言也不肯给,可想而知是始终得不到结果了。总是游离于得到与得不到之间,纠缠是眼泪,撒手是不舍。她说爱情可能就像心里面结疤了,结了疤就没有爱情了。没有爱情,便只余下决绝了。
我不明白,余虹能够孤独而桀骜地活下去,到底是因为心里始终的牵挂,还是因为一个有勇气放弃爱情的人本身就是勇敢而坚强的。但可以肯定地说,李缇,为了一个不曾相爱过的周伟,死显然是愚蠢而懦弱的,和她长期与其保持偷情关系一样愚蠢。死在一个穷其一生也无法相爱的追逐里,所谓生命的意义,实在太单薄了。“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这种所谓的自尊,醒悟得方式太偏激也太迟了。
4.性与政治
《颐和园》中,性和政治所占的篇幅都不算小。大量裸露的身体,混乱的三角关系,大胆的性爱场面;加上“六四”学潮这个最敏感大家都避之不谈的政治风波,导演娄烨被禁导五年是可想而知的结果了。
想到之前他导演的《苏州河》遭禁,或者说,其实导演完成的不过是一种个人行为,他更在意的,是如何表现属于他自己的一种幻觉的叙述,是在其人生驿站休息时对往昔的一种回顾。这种叙述与回顾完成了,其他的结果,都不是导演所关注和介意的了。
何况,即便是难逃遭禁的命运,值得导演欣慰的是,很多人能够通过各种渠道知道这部影片,很多人也都已经看过。
我也看过了。
感谢盗版的“猖獗”。感谢。
值得一提的,也是唯一一次让我有了融入其中感觉的,是影片后半部分政治学潮以后的片段,以记录片的手法,一年一年更替,岁月被简化为那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柏林墙被推翻了,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回归,而我们在哪里?每一个个体在哪里?那些曾经的爱,曾经的心动,曾经的张狂,曾经的疼痛,曾经的离别,如沧海一粟,是如此地微不足道,却又实实在在地困惑和迷茫着的灵魂。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步脚印,太渺小了。而可悲的正是,尽管微弱却无法自灵魂深处轻易抹去。
在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回忆之中,我忽然跟着影片的闪回慌张失措起来,有想哭的冲动。我当然不再能够做一个偷窥的旁观者了,那些年一荒而过,而我,一寸寸老去了。
5.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有时候后会也可能无期。
每一次告别的时候,我常常设想将来会不会重逢,重逢了将会怎样。
一定有一次告别是后会有期的,就象一定有一次告别我们将后会无期。这种不确定,让我们在告别的时候有时候痛彻肺腑有时候轻描淡写。可是,如果正是那一次轻描淡写的告别、自以为后会有期的告别,在日后被告知我们将永生不得相见,我们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我不得而知。
可我惟恐言别。极度害怕。
余虹和周伟的重逢,是在十多年之后。世界太大,有时候也很小。周伟经历了李缇的死亡之别之后执意回,或许是渴望重逢的,但他却没有刻意寻找。因为如果刻意寻找,从大学同学里总是能够追索到余虹的。
这种彼此惦记却决不彼此寻找的安排,深得我心。在最热烈纠缠疯狂性爱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是相互折腾的主儿,到结尾也势必得这样拧巴才更加契合,既符合二人的性格特征也给结尾造势——终于重逢了,有好戏看了吧?
大海在两个人的身后奔涌咆哮,可是他们却沉默。如果说颐和园平静的湖面下是不平静的爱恨情仇,那么这一片大海则代表了心灵的波涛——可是,怎样说都不合时宜了……
怎样做也都不合时宜了……
隔了太远的岁月,隔了太多的经历,隔了太多的变故,无论怎样,长期的压抑长期的拧巴,让两人再难激情。
我喜欢这样的安排。尽管,和我常常疑问八十年代的大学有那么放荡混乱的学生生活一样,我同样怀疑,在开放的二十一世纪,旧情人当真会如此收敛和冷静吗?但可疑是一回事,喜欢这样的结局,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6.
你如果未婚,尤其你如果是八、九十年代生人,特别你如果还是一名女性,建议你还是别看这部影片了。一是你未必懂,二是,嗨,就是有点暴露呗。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