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蜗居

2009.12.15 | 默许 | 359次围观


作者:默许 日期:2009-12-1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终于看完蜗居了。

和最初的观点一样,我还是不觉得这部作品多么好。

当然,它所描写的一切,确实离我们生活很近,甚至,有些事有些人,就可以在我身边找到原型。

我会指着宋说,那不就是谁谁么?那个海藻,可不就是她?

只是生活中他们的结局不如电视剧中的那么惨烈。很多时候,类似的人,都活得有滋有味的;类似的事,仍时有发生。

说起来,生活才是真正的连续剧啊。

电视剧总是要有结尾的。海藻在最后一集里去了美国。这在真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一个贪官的小三,检察机关哪里会等你沉默三个月?何况她手里还藏有赃款。不要说出国了,能不能自由都难说。


尽管我不得不说这部作品贴近现实。但是,真实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吗?

我觉得好的作品该给人带来希望和憧憬,带来正义和力量。

显然,蜗居没有。

我同事评论说,电视里,成熟的女人教好了,天真的女人教坏了。

说的是海萍姐妹俩。可是仔细琢磨琢磨,我倒觉得海萍被教得更加精明了,海藻,则是被教得贪婪与懒惰了。

而这里所谓的“教”,它所用的教材只一本:金钱与权力。


海萍——

没有钱却好高骛远,在二手房市场挑三拣四,不切实际地按照什么风水书买房,那是普通工薪阶层能讲究的么?而立之年,父母已经帮忙养育孩子了,她还能厚脸厚皮地向老人伸手,逼迫丈夫不得不借高利贷应付她,妻贤夫祸少这话真是不假,有海萍这样的老婆,活该老公要遭遇泄密门事件。

海萍的生活目标,其实就是一个钱字。所谓为孩子着想不过是个幌子——孩子会在乎父母富有还是贫穷,住的是二手房还是高档小区么?分明知道妹妹与宋的关系不正常,却一再地从这种不正常关系中获利,买房、租房、教老外中文、开医院证明、老公的官司,无一不是得益于宋的特权。

最具讽刺意义的是,海萍在最后一集不无得意地对妹妹说:我算是在这个城市扎下根儿了,而你呢?……犯了错不要紧,因为你年轻,可以有大把的时间去纠正错误。

她倒是记性差,全然忘记自己其实是妹妹卖肉的最大受益者。

海藻——

最开始的海藻是柔弱和纯洁的,但同时,她也是没有原则的。所谓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海藻自己是清楚的,所以第二次向宋处“借”六万元钱,她已经是抱着“肉偿”的想法去的。

后来海藻对姐姐说终于实现了工作两天休息五天月收入过万的生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海藻是懒惰不爱奋斗的女孩,和小贝恋爱时逛名牌店可见其贪图物质享受,有这种不劳而获思想,难怪会伸手接过宋给的手机,宋给的价值不菲的梦游娃娃,宋给的豪宅和金钱。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人,再天真能天真到哪里呢?我不相信,她会不懂得,身为国家公务员,怎么可能会挥金如土供得起那么奢侈的消费。拿得那么心安理得,一点不为宋的前途担忧,其实根本就不是爱情。

真正的爱,是剔除任何物质诱惑的,它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真正的爱,不是索取不是占有,它就是希望看到对方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生活。


我最不喜欢的,是作者通过作品反映的爱情观、价值观。

为了金钱放弃真爱,放弃纯真,破坏他人家庭,给另一个女人带来无穷伤害的,到最后还能有机会到美国开始新生活?

一个不分是非,把金钱当做人生奋斗目标的人,连最起码孝敬老人的精神都不具备的人,当真可以事业成功吗?

很多年轻人羡慕海藻,渴望认识宋思明这样的“成功人士”,如果可以走捷径,是不是能够放弃梦想,放弃追求?电视剧结尾时候海萍那段关于随波逐流的台词很长,随什么波逐什么流呢?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待爱情,对待理想,在把握道德底线上形成一种畸形的趋势,顺流而下,这个社会会怎样?

我不喜欢的是,作者在描写这些背离良知的人和事上,本该采取摒弃态度的时候,她却悄悄地赋予了很多偏爱的描写。

这真是太误导人了。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