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默许
刚才我数了数,冯小刚电影我一部没落都看了。
《芳华》当然也在第一时间看了。的确催泪,触动我心。
尽管朋友圈里毁誉参半,尤其有两位朋友读过原著,直呼电影改编得不过瘾。不过单论电影,如果让我打分,分值8.8分上下。国产电影里面比较,《芳华》已然可以称为华语电影领军类作品。
给这个分值需要两个附加值。
一个是跟观众对那个时代大背景的了解深度有关。《芳华》根据剧中人物命运变迁的时代大背景,起始于文革时期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争”。
那是一段在历史教科书里闪烁其词一带而过的敏感岁月,更多的信息、故事是来自于人们私底下欲言又止的口口相传。
冯小刚的《芳华》,显然是拍给对那段历史知根知底的人看的。这有点像是两个心知肚明的人之间的对话。一个问:就那事,当年,你知道吧。另一个答:嗯嗯,哎呦可不是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彼此说的是啥。旁人看不懂,一切尽在他俩的不言中。
写到这里插一个段子。
电影演一半,同去的朋友奇怪地笑场。散了之后说电影里因为刘峰对暗恋的丁丁表白和拥抱结果被罚到伐木连的桥段,她听见邻座男人对恋人说去伐木连就是找“光头强”了。算是男人的幽默吧。后来就奇葩,电影里开战了,他解说成是去打日本。
你说这……我有点找不到合适的词去形容了,我只是忍不住为我们不敢直面真相的历史感到悲哀,为那些在特殊岁月里勇于逆流而行的英雄们扼腕,为老山前线捐躯赴死的烈士们叹息,为生生世世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善良之人而痛心。
想要真正摸到时代的最深刻的痛处,禁锢太多。冯小刚何其聪明,他必须与各种审查擦肩而行,并貌似不经意地在痛点上撩一下。当然不能重重一戳,否则彻底遭禁,从编剧到投资人,从演职人员到幕后工作,一切投入付之东流,白瞎忙了。
再一个附加值就是价值观。
《芳华》里每一个人物都各具代表性。
刘峰被塑造成“神”一样的人物。在那个造神的年代,神当然是不接地气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可惜刘峰在自己头顶“神”的光环之时没有好好利用,而当他表现出常人的七情六欲,“神”的形象被彻底打破,他就赤手空拳再也无法与文工团里那些有背景的“高干子弟”同路而行了。刘峰的命运就只能是最平常的平常人。
和刘峰大起大落不同,何小萍一直就属于最低阶层的人物。小时候在父母再婚家庭里受尽冷落,在部队文工团也一直被嫌弃和排挤。
这么一个生而孤独、始终处于被抛弃的边缘的小人物,在那个年代永远没有属于她的舞台。全片自始至终没有给何小萍真正在舞台上的镜头,连最关键改变她命运的那次慰问前线的演出也刻意简化了。
我觉得导演是故意的。卑微的小人物承受不了万众瞩目,纵使某个偶尔的机遇让她成为英雄,她也兜不住。可是一向善于表现小人物命运的冯小刚,对何小萍也是最慈悲的——神经受了刺激的何小萍,在葱茏芬芳的草地上翩翩起舞,在银色月光的照耀下,犹如仙女般圣洁而纯粹——她是不表演的,她是最本质的,她是超越凡尘的,最美丽的和最善良的。
有人总结观影感受,说好人没好报。所谓的“好报”是什么,这就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观了。
我感到欣慰的是,影片结局没有让何小萍沦为穿裘皮戴金表的从此过上所谓幸福生活的太太,也没有让刘峰成为大腹便便终日灯红酒绿的所谓成功商人。
“他们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却从未结婚”。多好,多难得。一生善良,一生温和,不俗。连最世俗的婚姻都不需要。
美国有个著名的“上帝不奖励好人”的故事。1963年,一个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她说听话的她只得到妈妈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调皮捣蛋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块甜饼。她问当时《芝加哥论坛报》儿童栏目主持人,上帝真的公平吗?
不知如何作答的主持人恰好参加了一场婚礼。婚礼上新郎新娘太激动,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主持婚礼的牧师幽默地说:右手已经非常完美了,你们还是用戒指来装扮左手吧。
主持人忽然毛塞顿开。“非常完美”这本身就是一个奖励啊。
人活一世,成为一个善良的好人,温和一生,这种相由心生的美,本就是最好的福报。
最后说说不妥的部分。
影片里对于人物安排主次混乱。电影开始就交代这是一个以第三者“小穗”的视角去观察的故事,她不是故事主角。可是电影中常常直接叙事,完全舍弃了第三者旁观的角度。所以每当旁白念起时,总感觉十分突兀。
再就是电影毕竟不同于小说,也不同于电视剧集,受放映时间限制,它无法驾驭庞大的人物关系。一切周遭人物都应当以主角为主线,即便有所描写,最终也是为了交代主角的命运而服务。因此在《芳华》后半部分用大量的桥段描写部队文工团解散,描写小穗的暗恋与失落,就感觉狗尾续貂——而且是续接了另外一个尾巴。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